1912年1月1日 民国政府成立
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8日,各省代表会议改组为临时参议院,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推行民主政治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法令。如:命令各省官厅焚毁刑具,废止刑讯;取消清朝律令中各类贱民条令;
View Article1912年2月15日 袁世凯就任总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于是再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旋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 袁世凯一面以武力压迫南方革命,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而革命党人亦认为袁世凯是能领导中国的政治领袖。12月29日,南方十七省选出孙文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
View Article1913年3月20日 宋教仁被刺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车站刺杀宋教仁,两天后宋身亡。 宋教仁,1882年生,湖南桃源人。1904年2月与黄兴、刘揆一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7月与吕大森、刘静庵等在武昌组织科学补习所。11月华兴会计划长沙起义,事泄,宋遭通辑,逃亡日本。1905年与友人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宣传革命。同盟会成立,任司法部监事长。1906年黄兴去安南(今越南
View Article1932年 一二八淞沪抗战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占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同时也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关注,为了转移国际对中国东北的视线,减轻其推出满洲国的压力,直接威胁南京,迫使中国政府承认东北的既成事实,取消人民的反日运动,为其进攻中国内地做准备,于是日本在上海制造事端,燃起了新的侵略战火。 日本进攻上海,也
View Article1933年 长城抗战
1933年,中国军队在长城一线组织进行了一系列抗击日本关东军向关内进攻的战斗,称为长城抗战。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为割断东北抗日部队与关内的联系,扩大并巩固伪满洲国的疆界,进而蚕食华北,决定攻占热河、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线,伺机进占冀东。中国政府当局迫于压力也转变了不抵抗政策为一边抵抗,一边交涉政策,组织了有限的抵御日本继续侵略的战役
View Article1933年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帮助下,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于1933年在华北北部察哈尔(旧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属河北、内蒙、山西等地)组织部队进行抗日斗争,是中国爱国将领冲破政府当局错误的对日妥协政策而进行一次抗日壮举。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日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不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View Article1936年 绥远抗战 百灵庙大捷
1936年春,日本帝国主义指使伪蒙军侵占中国察北6县,同时,日本侵略军派遣大量日军军官担任伪军部队的训练和作战指挥,补给伪军大批军需品。令蒙奸德穆楚克栋鲁普部驻嘉卜寺,李守信部驻张北、庙滩,伪蒙军穆克登宝部驻百灵庙(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另以伪蒙骑兵5000人驻多伦、沽源、平定堡地区,伺机向绥远(旧省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及其以西地区
View Article1941年 中条山战役
在华北山西方面,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
View Article1943年 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与芒友会师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反攻作战并取得胜利,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大壮举。 缅甸沦陷后,鉴于缅甸对防守中国西南大后方以及在整个东南亚战局中的极端重要位置,中国一再强烈要求英美协同反攻缅甸。但是由于英国轻视中国战场的作用,固执坚持先欧后亚的战略,导致缅甸反攻计划一再拖延。美英首脑在1943年一系列重要会晤中,都将反攻缅甸作为重要议题,
View Article